養生之道|21 天建立養生好習慣
巨大的生活壓力加上飲食環境快速的變化,「養生之道」成為大家逐漸重視的議題,除了飲食、睡眠的調整,規律的運動與心情的穩定,更是養生之道的秘訣!

養生之道|日常均衡飲食
飲食=生存,吃得好不如吃得巧!均衡飲食成為現代養生之道中,最重要的部分,養生飲食「彩虹飲食法」、「多蔬食少紅肉,多粗食少精製」讓你健康呷百二。
國民健康署推廣的「彩虹飲食法」,必須每天至少攝取 5 種不同顏色的蔬果,像是紅色-番茄、黃橙色-地瓜、綠色-菠菜、黑紫色-藍莓、白色-洋蔥等,增加體內植化素,提供身體所需的抵抗力。
多蔬食少紅肉,多粗食少精製
根據每日飲食指南,食物要優先選擇所謂的「原形食物」,新鮮的蔬果、全榖,避免高油、高糖加工食品,才能夠攝取足夠的營養維生素。
養生也能用喝的
均衡的日常飲食搭配養生茶,像是黑豆茶、洋甘菊茶等,不僅能滋補強身,還能促進新陳代謝,豐富的養生食材,幫你平衡飲食的不足。
養生之道|保持規律運動
保持規律的運動「動動 150」,不僅可以降低疾病風險,還能提高身體代謝率,像是登山、快走、騎自行車、健康操等,都是國民健康屬推薦的運動項目。
- 每週運動至少 5 天
- 每次運動至少維持 10 分鐘
- 每週累計達 150 分鐘的身體活動
養生之道|規律作息,拒當夜貓
睡好「子午覺」,養生也養身,子時大睡,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進入深度睡眠、午時小睡,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休息或靜坐。
規律作息不僅能維持肝臟健康,還能補足氣血,提振精神。
養生之道|拋開煩惱,降低壓力
長期壓力不僅影響心理健康,可能會出現吃不下、睡不好的情況,甚至會影響身體免疫系統、提高疾病的風險。
透過定期運動、快樂社交、靜坐冥想、喝茶放鬆等,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法,遠離生活上的壓力。
養生還是養身?
「養身」是基礎,著重於身體的修復與調養,透過飲食與睡眠幫助身體恢復,而「養生」不只是身體,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調養,也就是所謂的「養心」。
不論是養生還是養身,最重要的都是透過日常飲食、習慣的調整,維持身心的長久健康。
24 節氣養生

24 節氣養生|春季養生
春季養生之道,更注重身體腸胃、肝臟的保養,日常選擇清淡的飲食、新鮮蔬果,避免油膩、重口味的食物,搭配菊花茶、枸杞茶、薏仁茶、麥茶等養生茶,同時保持早睡早起、定期運動的生活習慣。
立春養生
- 立春養生著重於「護陽護肝」,萬物開始甦醒,透過飲食散發出體內陽氣,選擇菠菜、韭菜、紅棗、南瓜等,立春也可以搭配「養生菊花枸杞茶」,維持肝臟正常運作、消除體內濕氣。
雨水養生
- 雨水時節濕氣較重,飲食養生更著重於去除體內濕氣,避免較寒性、較冷的食物,選擇驅寒的飲食,像是蓮藕、蓮子、生薑等,搭配「養生紅豆薏仁湯、山藥蓮子湯」能夠讓身體更輕盈。
驚蟄養生
- 驚蟄時節,天氣開始變暖,體內的陽氣也逐漸提高,避免過於辛辣的食物,選擇甘味的食物,像是小米、梨子、蜂蜜等,護肝護脾更重要,來一杯熱的「養生蜂蜜梨子水、洋甘菊茶」,減少身體疲勞。
春分養生
- 春分在傳統習俗中,是陰陽平衡的中間點,春分的體感天氣就像夏天一樣,著重於去除體內濕氣,避免過於辛辣、重口味的食物,除了蔬菜的補充,「養生決明子茶」也很適合春分飲用,可以幫助腸胃正常運作。
清明養生
-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溼氣重,更要注重體內消化系統、免疫力的健康。
- 清明養生飲食著重於「護肝護肺」:推薦山藥排骨湯、養生艾草茶。
穀雨養生
- 穀雨時節雨量開始增加,溫度逐漸升高,除了常見去除溼氣的食材,像是薏仁、山藥之外,黑豆水也是穀雨時節推薦的養生茶飲,能夠幫助腸胃消化。
24 節氣養生|夏季養生
夏季氣候最為炎熱,養生之道更著重於、養肝、清熱、消暑。
避免辛辣的食物,像是苦瓜、絲瓜、冬瓜都是夏天適合入菜的搭配,清涼的冷泡茶,像是山楂茶、麥茶、玉米鬚茶,不只消暑,還能放鬆心情。
立夏養生
- 立夏時節,天氣開始炎熱,人體代謝也開始加快,容易出現厭世、疲勞的感覺。
- 立夏養生飲食,以清淡為主,消暑為輔,少油膩、少辛辣的食物。
- 養生茶搭配:洋甘菊茶、麥茶、綠豆湯、苦瓜排骨湯。
小滿養生
- 小滿時節開始雨水變多,悶熱潮濕的天氣,要更留意水分的補充與防曬,避免水腫、中暑。
- 選擇去溼氣的養生茶,「玉米鬚茶」不論是冷泡熱泡,都能夠讓身體更輕盈,菜餚也可以加入冬瓜、苦瓜,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
芒種養生|夏至養生
- 芒種、夏至時節,大概在 6、7 月的時候,氣溫更高,長期在戶外,體內水分容易大量流失,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也會讓體內濕氣排不出去,透過降火、補水的食材減少中暑的機會。
- 適合養生食材:綠豆、蓮子、苦瓜、西瓜、養生薏仁茶、麥茶。
- 避免食材:高油高鹽的食物,像是鹹酥雞、麻辣鍋、燒烤。
小暑養生|大暑養生
- 小暑、大暑的時節,容易食慾不佳、感覺身體沉重、疲勞,需要開胃、清淡的食材,透過身體的調養,不只能讓身體更輕盈,還可以更不怕熱。
- 小暑、大暑養生食材:芒果、地瓜、玉米、苦瓜、木耳、養生薄荷茶、山楂茶。
24 節氣養生|秋季養生
轉涼的秋季,夜晚溫差大、氣候乾燥,秋天滋補的食材,像是梨子、山藥等,也可以在養生茶中加入一些紅棗、蜂蜜,讓身體更溫潤。
立秋養生
- 秋天的開始,立秋時節,除了天氣上的轉涼,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容易悲傷、憂鬱。選擇較溫和的食材,慢慢調養身體,也能緩和情緒,像是梨子、銀耳、蜂蜜、養生桂花茶等。
處暑養生|白露養生
- 處暑、白露時節養生,更加注重肺部的保護,多加選擇白色食物,像是山藥、白蘿蔔、杏仁等,以及帶酸的蔬果,像是山楂茶、葡萄等,能夠增加食慾。
秋分養生
- 秋分要留意「秋燥」,水梨、麥門冬、蓮藕、蜂蜜、糯米等養生食材,不僅暖胃,肺部保養好更重要,秋分養生茶可以選擇,國寶茶、紅棗茶、百合蓮子湯、沙參麥冬湯。
秋燥是什麼?
秋分開始,氣溫急遽下降,乾燥的氣候,會對肺部帶來嚴重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咳嗽、鼻塞、皮膚乾癢、便祕的情況,除了外出做好保暖,日常飲食養生也不能少,像是蓮子湯、冰糖燉梨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寒露養生|霜降養生
- 寒露、霜降時節,氣候開始轉涼,不只是要增加保暖,同時也要開始進補,儲備能量抵擋冬天的寒氣。
- 搭配滋補暖胃的養生食材,像是羊肉、芝麻、四神湯、養生桂圓紅棗、國寶茶。
24 節氣養生|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不外乎是保暖、進補,更重要的是護腎護肺,補足陽氣,為寒冬做準備,進補的食材像是當歸、生薑、桂圓、羊肉、紅薯等,不論是製作成補湯,或是養生茶都非常適合。
立冬養生
- 立冬養生,護腎為冬天的進補重點,飲食選擇芝麻、核桃、糖炒栗子、養生黑豆茶等都很適合,立冬開始,身體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可以睡前泡腳,加上一杯養生茶,內外都暖。
小雪養生|大雪養生
- 小雪、大雪時節,氣溫快速下降,身體無法快速適應,搭配溫性的食物,像是蝦子、生薑、紫米等,小補身體。
- 千萬不要想說很冷,就補充很多羊肉爐、薑母鴨、燒酒雞,補過頭可能三高就會出現!
冬至養生
- 冬至養生不再只是吃湯圓,湯圓除了增加熱量外,養生的秘訣在於搭配的湯底,甜湯圓可以加入紅糖、桂圓、生薑,鹹湯圓可以加入羊肉、老薑、各種進補中藥材。
- 冬至養生茶可以選擇,紅糖薑茶、枸杞茶、陳皮茶,都很適合。
小寒養生|大寒養生
- 小寒、大寒大家最推薦的就是羊肉爐,這時節保暖最重要,大寒養生的首選「臘八粥」,由多種穀物熬製而成,像是胡桃、松子、栗子這些食材對於冬天進補非常不錯。
- 小寒、大寒可以搭配,養生水梨茶、薑茶、桂圓茶、黑豆茶。
日常養生茶
日常養生,除了因應節氣選擇適合的新鮮蔬果外,搭配養生茶,不僅能滋補去寒,還能維持心理健康。
季節 | 養生茶 | 養生重點 |
春季養生 | 薏仁水、蜂蜜梨子水、洋甘菊茶、決明子茶、艾草茶、黑豆水 | 護肝護脾,去除體內濕氣 |
夏季養生 | 麥茶、玉米鬚茶、山楂茶、薄荷茶、綠豆湯、苦瓜排骨湯 | 清熱消暑、增加體內水分代謝 |
秋季養生 | 桂花茶、山楂茶、國寶茶、紅棗茶、冰糖燉水梨、沙參麥冬湯、安迪湯 | 保護肺部、維持肌膚健康 |
冬季養生 | 黑豆茶、紅糖薑茶、桂圓紅棗茶、陳皮茶、水梨茶、百合蓮子湯 | 滋補去寒,保護腎臟健康 |
養生茶食譜

黑豆茶
黑豆茶做法:準備黑豆 50 克、常溫飲用水 1000 ml
- 將黑豆清洗乾淨,並瀝乾水分。
- 小火慢炒,炒出黑豆香氣,黑豆表皮逐漸乾裂即可停止,大概 8-10 分鐘。
- 加入飲用水開大火煮滾。
- 煮沸後轉小火慢煮 20 分鐘。
- 過濾即可飲用,可以放入冰箱保存。
桂圓紅棗茶
桂圓紅棗茶做法:準備桂圓肉 10 克、紅棗 8 顆、枸杞 10 克、熱飲用水 600 ml
- 枸杞、紅棗用飲用水清洗乾淨。
- 去除紅棗中間的核,並對半切開。
- 將紅棗、桂圓、枸杞放入保溫壺,並加入熱飲用水 600 ml。
- 浸泡 10 分鐘即可飲用,保溫壺可以多次回沖。
枸杞要洗嗎?
枸杞在製作的過程中,大多是用硫磺烘乾的,
表皮可能也會依附很多灰塵,建議清洗過後再食用。
安迪湯
安迪湯做法:準備茯苓 10 克、酸棗仁 10 克、柏子仁 10 克、遠志 6 克、紅棗 6 顆、飲用水 800ml
- 將所有藥材清水洗淨,並放入砂鍋中。
- 加入 800ml 飲用水,大火煮滾。
- 煮沸後轉小火慢煮 30 分鐘。
- 過濾後即可飲用,建議適量分次飲用。
百合蓮子湯
百合蓮子湯做法:準備乾百合 30 克、蓮子 50 克、紅棗 6 顆、冰糖少許、飲用水 1000ml
- 蓮子泡水 2 小時,去除中間的芯,避免苦澀。
- 將百合、蓮子與紅棗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飲用水 1000ml。
- 小火燉煮 40 分鐘,最後加入冰糖調味。
養生茶包哪裡買?
自製養生茶,事前準備非常繁麻煩,不只是要有多種食材、還要精準控制比例,熬煮更耗時,想要養生,選擇「茗玥堂」養生茶包讓你可以更輕鬆。
茗玥堂 孅系列養生茶
搭配薑黃、紅棗、山楂等多種食材,消化解油膩,幫助代謝,維持美麗。

茗玥堂 袪系列養生茶
利水消腫的秘訣,黑豆、決明子、薏仁,擺脫體內濕氣困擾。

茗玥堂 輕系列養生茶
添加薄荷、玫瑰花等食材,舒緩身心,遠離失眠困擾。

茗玥堂 靓系列養生茶
打造明亮肌膚光澤,香氣四溢的桂花、洛神花、玫瑰花搭配,讓你保持美麗。

- 搭配多種養生食材,營養全方位。
- 明確的來源與檢驗,也不用擔心食材的安全。
- 專業的製造過程,確保品質穩定。
- 根據不同的身體需求,選擇更貼近生活的養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