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包推薦,喝茶包都是喝茶包塑膠微粒?茶包材質怎麼看?茶包過期可以喝嗎?

目錄

你以為泡一杯茶是最天然的選擇,卻沒想到你喝下的可能不只茶,而是數十億顆塑膠微粒。

塑膠微粒示意圖
塑膠微粒示意圖

根據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顯示:在攝氏95 °C沖泡時,使用尼龍或PET(聚酯)材質的塑膠茶包,竟然會在一杯熱茶中釋出平均11.6 億顆微塑膠與3.1 億顆奈米塑膠,這些數量,是其他食物或飲品中常見塑膠含量的“數千倍”

2024年底由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進行的研究也指出,尼龍‑6(nylon‑6)、聚丙烯(polypropylene)與纖維素(cellulose)材質的茶包在高溫浸泡下,會釋出每毫升多達上億計的微/奈米塑膠顆粒,而這些顆粒甚至能被腸道黏液細胞吸收,進入細胞核,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茶包材質怎麼看?為什麼會產生塑膠微粒?

茶包材質怎麼看?

市面上的茶包材質五花八門,所以也不是每一種都適合高溫沖泡,更要小心是不是有淺藏所謂的塑膠微粒?茶包材質大概會分出以下幾種:

  • 紙質與棉質茶包:
    • 特性: 最傳統也最常見,成本低。
    • 辨識: 外觀通常較為不透明,質地類似濾紙或布料。優點是天然、可分解,但缺點是紙質可能會影響茶葉風味,且部分為了增加強度會添加濕強劑,為了外觀潔白則可能添加漂白劑

天然材質相對安全,但需留意是否有額外添加物。

  • 尼龍(Nylon)、PET、不織布茶包:
    • 特性: 這類茶包大多是塑膠纖維製成,常見於立體三角茶包,因為透明度高、耐用且價格低廉。
    • 辨識: 外觀通常透明或半透明,呈現網狀結構,觸感滑順。

市售許多茶包使用 PET(聚酯纖維) 或 尼龍材質 製作三角立體網狀袋,PET、尼龍都是石油提煉後的化學合成材料,屬於石化製品,雖然材料耐高溫、不容易破掉,但沖泡熱茶時可能釋出塑膠微粒。

  • PLA(聚乳酸)茶包:
    • 特性: PLA又稱玉米纖維,是由玉米、甘蔗等植物澱粉發酵製成的生物可分解材質,是近年來許多品牌推崇的環保替代品。
    • 辨識: 外觀和尼龍茶包類似,通常為透明或半透明的網狀。最簡單的辨識方式是燃燒:PLA燃燒時不會有黑煙或刺鼻的塑膠味,而是會有淡淡的植物焦香,燒過的邊緣也不會變黑。

PLA本身來自天然,且通過食品安全檢測,在正常沖泡溫度下不會釋放有害物質,也無塑膠微粒問題。在特定條件下可被生物分解,對環境友善。

如果想要分辨茶包材質是不是好的材質可以往以下的幾個面向來判斷:

看「外觀」:塑膠材質(如尼龍、PET)茶包常見於透明或半透明茶包(例如金字塔型),表面光滑、有塑感,紙質或天然纖維茶包則呈現啞光、不透明的紙質紋理,帶有天然纖維感。

  • 透明、有光澤、立體造型(如金字塔型):多半為尼龍(Nylon)或聚酯(PET)材質,這類塑膠遇熱容易釋出微粒。
  • 霧面、不透明、紙質觸感:多為天然濾紙或PLA植物纖維,較為安全。

看「材質標示」查看茶包外盒或官網說明有沒有寫:

  • 「PLA可分解纖維」
  • 「未漂白濾紙」、「天然植物纖維」
  • 避免:未標示、只寫「食品級材料」、沒有說明來源的「尼龍、PET」等塑膠字樣

看「品牌有沒有說清楚」

安心的品牌會主動告訴你:用什麼材質、經過哪些檢驗、是否可分解。 不會說的,才是最該小心的。

茗玥堂的茶包材質舉例:都有經過SGS的認證,詳情可以看茗玥堂的最新消息!

茶包檢驗報告 (ETF24100065)

一、2024年1月29日檢驗報告 (ETF24100065)

  • 測試樣品: 這是針對「茶包用PET紗」進行的測試,樣品型號為2520S 。
  • 樣品材質與來源: 樣品材質為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由日本大紀商事株式會社製造,送檢廠商為六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測試依據: 報告依據中華民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112.01.11衛授食字第1111303439號令修正)進行檢測 。

測試結果:

  • 鉛與鎘: 未檢出(n.d.),符合法規限值 。
  • 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鉛計)、蒸發殘渣: 檢測結果皆符合法規標準 。
  •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 報告中列出的多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如DEHP、DBP、BBP等,皆未檢出(n.d.),符合法規限值 。

如果想喝茶怕遇到茶包材質有問題的人也可以安心選擇!

  • 茶包材質 "【超值經濟包 原價 NT429】促進腸道蠕動 幫助排便 食順茶

    NT 299"
  • 茗玥堂茶包 "【超值經濟包 原價 NT429】促進新陳代謝 水桶腰的救星 孅羽茶

    NT 299"

茶包塑膠微粒是什麼?你喝茶時可能沒發現的隱形風險

茶包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是指小於5毫米的塑膠顆粒,可能來自包裝、容器、甚至茶包本身,因為無色無味所以肉眼非常難察覺。

許多立體茶包為了強度與造型,使用塑膠材質如尼龍、PET、聚丙烯(PP),這些材質在高溫沖泡時,會釋出數十億顆塑膠微粒,對身體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 麥吉爾大學實驗發現:一個塑膠茶包在 95°C 沖泡下,可釋出超過 11 億顆微塑膠3 億顆奈米塑膠
  • 這些塑膠雖然肉眼看不到,卻可能進入腸道甚至細胞核,造成潛在風險。
  • 雖目前尚無根據,但長期攝入、累積性影響不容忽視。

茶包塑膠微粒可能會有的風險

茶包塑膠微粒可能會有的風險

1.消化與腸胃系統

  • 微塑膠可能刺激腸胃黏膜,導致慢性發炎、腸漏症候群
  • 有研究說部分微塑膠會改變腸道菌叢,影響腸道免疫力與吸收能力

2. 內分泌干擾(塑化劑殘留)

  • 某些塑膠材質含有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或雙酚A(BPA),可能隨微粒釋出,進而干擾內分泌。
  • 女性荷爾蒙平衡、男性生殖功能有潛在影響。

3. 肝腎負擔與氧化壓力

  • 動物實驗發現,塑膠微粒進入體內可能在肝臟、腎臟、脾臟累積,長期下來可能影響代謝與排毒。
  • 奈米等級的塑膠可能產生自由基,導致細胞氧化傷害

4. 可能穿透細胞進入血液循環

  • 奈米塑膠小於 1 微米,可穿透腸道屏障進入血液循環、甚至進入大腦或胎盤,影響尚未完全明朗,需審慎看待。

不過目前尚未有「直接因為微塑膠導致某疾病」的資料,但許多研究只能看出是累積效應可能與多項慢性發展性健康風險相關。

這樣茶包過期可以喝嗎

茶包過期可以喝嗎?不一定!能不能喝要看保存狀態與茶包本身變化

雖然茶包屬於乾燥品,保存期限較長,仍會隨著時間氧化、失去香氣,甚至產生安全風險。

以下整理出「是否可以喝」的三大關鍵判斷:

判斷項目詳細說明建議
是否過期超過有效期限者,茶多酚、香氣會逐漸流失,但不代表一定有害少量試泡觀察
保存狀況保存良好(無曝曬、無潮濕、密封包裝),即使過期也能持續喝保守飲用
外觀與氣味有霉味、茶色異常、茶渣結塊、茶包變黃 → 代表可能已變質立即丟棄

但如果茶包遇到以下情況,就非常不建議喝

狀況類型說明處理方式
茶包有霉味或異味潛在黴菌、可能有黃麴毒素風險丟掉
茶包外觀異常變黃、變黑、有油漬感或茶葉結塊快丟掉
保存環境不佳暴露高溫、潮濕或未密封(如鋁箔袋破損)趕快丟掉
超過有效期超過一年香氣全無,營養流失,無飲用價值不丟?
留著你也不會喝了

如果茶包不小心放到過期,但也不想喝,除了直接丟棄之外,也可以考慮以下的做法:

  • 除濕除臭劑
    放鞋櫃、衣櫃、冰箱內,可吸附異味
     
  • 澆花肥料
    茶葉中的有機物質是可用於盆栽或土壤當作肥料
     
  • 去角質或泡腳
    過期的茶包也可以泡水,拿來泡腳或去角質使用

茶包材質常見問題

茶包常見有哪些材質?

目前市面上茶包主要有以下幾種材質:
紙茶包:這個材質通常不耐高溫,可能添加濾紙強化劑(如黏膠)。
PET(聚酯纖維):耐熱,但在高溫下要小心釋放微塑膠。
尼龍(Nylon):常用於三角立體茶包,視覺好看但環保爭議非常大。
PLA(聚乳酸):由玉米澱粉製成的可分解材質,環保又安全,就像茗玥堂選用這個材質。

茶包為什麼會釋放塑膠微粒?

PET與尼龍屬於石化塑膠,在高溫熱水(如沖泡茶)下可能釋出微塑膠。這些塑膠肉眼根本看不見,但會隨茶包一起被人體攝取。

三角立體茶包

三角立體茶包都是塑膠做的嗎?

不一定。多數是 PET 或尼龍材質,但也有品牌如茗玥堂選用PLA植物纖維,可自然分解、無塑膠問題。建議消費者務必查看產品說明或詢問品牌來源。

如何挑選安全又環保的茶包?

查看包裝標示,確認是否為 PLA、紙材或標示「可分解材質」。
避免高溫沖泡塑膠茶包,可選擇天然濾袋或使用茶葉+濾網。
優先選擇公開檢驗報告的品牌,例如茗玥堂就通過多項檢驗報告,保障無塑料溶出與重金屬問題。


歡迎體驗我們的網站!為確保您愉快使用,請細閱以下溫馨提醒:

本網站提供的所有內容與草本茶產品旨在為您帶來健康與美好生活,非醫療用途。產品介紹的幫助(如舒壓、好眠、養顏、潤目)源自草本智慧,僅供參考,幫助因人而異。飲用前,建議諮詢醫師,以確保最適合您的健康需求。我們對未諮詢醫師或不當使用引發的問題不承擔責任。

我們用心確保網站資訊準確,但可能存在更新延遲,敬請理解。我們保留隨時調整內容的權利,感謝您的支持!第三方連結僅為方便您使用,其內容由第三方負責,我們無法承擔相關責任。網站內容受版權保護,請勿未經許可複製或用於商業用途。感謝您遵守相關規範,共同維護美好體驗。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我們對使用網站或產品的任何損失不承擔責任。

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聯繫我們!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認同本聲明,期待與您共享健康時光!